修理厂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员工行为规范
不准赤脚或穿拖鞋、高跟鞋和裙子上班,留长发者要带工作帽。
工作时禁止吸烟,保持工作场所整洁,文明生产。
工作时要集中精神,不准说笑、打闹,使用机工具及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必须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不准光膀子进行工作。
严禁无驾驶证人员驾驶一切机动车辆,严禁开与驾驶证规定不相符的车辆。
安全生产管理
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各工种、各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领导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督促、教育和检查职工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教育职工严格执行各工种工艺流程、工艺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维修车辆前,应将车辆停、架牢固后方可作业,举升设备应由专人操作,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入车下。
路试车辆必须由具有驾驶证及技术熟练的试车员进行,并在规定的路段上进行。
有毒、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物品、粉尘、腐蚀剂、污染物、压力容器等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和设施,压力容器及仪表等应严格按有关部门要求定期校验。
汽车维修管理
汽车维修竣工检验由专职检验人员负责实施,检验内容包括整车检查、检测、路试、检测路试后的再检测及车辆验收。
维修作业严格按照维修工艺进行,确保修理质量,修理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出厂标准。
维修车辆清洗应在规定的固定地点进行,保持场地清洁,废旧料应分类放置,废机油倒入收集桶内。
机修工管理
机修人员实行聘用制度,聘用对象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机修经验,热爱公路客运事业,品行端正,无不良记录。
机修人员的工资根据技术熟练程度确定分配比例,实行工时考核,工资全额浮动。
设备与工具管理
负责各种维修设备、检测器具、维修工具的购置、保养、管理和使用。
各工位应配备有充足的灭火器材,并加强维护保养使之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环境保护
车辆喷漆应在烤漆房或喷漆间内进行,防止漆尘飞扬,污染环境。
检修空调机时,致冷剂不得随意排放到大气中,应使用冷媒回收装置回收利用。
维修车辆的废气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的规定要求,不得随意降低标准。
事故处理
发生事故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保护好现场,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这些制度旨在确保修理厂的工作环境安全、有序,提高维修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保障员工和客户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