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G12.0中编程铣外牙的步骤如下:
创建基本模型
在建模模式下创建一个圆柱体,直径为25mm,高度为50mm。这将作为车削螺纹的基本材料。
添加圆台
在圆柱体的顶端面添加一个圆台,直径为14mm,高度为30mm。圆台的定位方式为点到点,确保圆台的圆心点与圆柱顶端的圆心点重合。
添加退刀槽
使用槽命令创建一个矩形退刀槽,直径为12mm,宽度为4mm,定位于圆柱体的端面。
倒角处理
使用倒角命令对所有模型的边进行倒角,倒角值为2*45度,以确保螺纹两端的收尾美观。
生成螺纹
选择螺纹切削命令,选择生成螺纹的表面为凸台的圆柱表面,螺纹的起始面为凸台的顶端面。根据提示选择参数,如小径为12mm,长度为28mm,螺距为2mm,角度为60度。完成后得到螺纹的完整状态。
倒圆角
使用倒圆角命令对凸台与圆柱体顶端相交的边进行倒圆,半径为1mm,以完成螺栓的完整模型。
另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在UG12.0中编程铣外牙:
创建工序
进入UG加工界面,在程序视图下面插入工序,并创建一个新的工序。
分析孔的大小
使用分析命令测量孔的大小,得到最小半径为5mm。根据此尺寸选择合适的刀具(如D6的铣刀)进行加工。
创建刀具
创建一把D6的铣刀,直径为10mm,颈部直径为避空的直径(根据实际刀具输入),刀刃长度为1mm,螺距与程序中设置的一致。
指定特征几何体
在孔铣工序中,指定要加工的孔特征,并选择要加工孔的侧面。系统会自动创建特征几何体并识别深度。
设置轴向位置
设置每转深度(螺距)和轴向步距,确保刀具能够一圈加工完成。底偏置设置为0,顶偏置距离调整0.5-1mm左右,以提供缓冲距离。
设置切削参数
在切削参数中设置延伸路径、余量等参数,确保加工质量。
生成刀路
最后生成刀路,完成孔铣的编程。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UG12.0中完成外牙的编程和加工。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工件尺寸和加工要求调整参数,以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