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鸭育雏工作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进雏前的准备
通风:将舍内甲醛味排除干净。
技术培训:对育雏人员进行育雏期的技术培训。
人员配置:对人员进行优化配置,分组编排,合理搭配。
洗澡消毒:安排育雏人员严格洗澡、消毒后进入育雏舍。
升温:提前对鸭舍进行升温,冬季提前48小时-60小时,春秋24小时-48小时,夏季提前6小时。
整理鸭舍:对鸭舍内进行整理,调试饮水系统、平整稻壳、清洗育雏用具等。
准备免疫器具及疫苗药品。
准备饲料:准备好育雏用饲料,前一周用破碎料。
准备凉开水:雏鸭到场前准备好凉开水,并提前将饮水器、开食盘清洗消毒。
接雏程序
联系运雏车:联系有保温设备的运雏车,确保车辆到达前室内室外人员分别在岗位待命。
车辆消毒:运雏车到达鸭场门口后,对车辆表面、驾驶室和人员进行消毒,过消毒池。
卸车:将雏鸭盒小心平稳地搬到育雏舍门口,室内外人员在鸭舍门口交接,并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数量将雏鸭盒放入育雏栏内。
公母鸭分栏:尽快放鸭,公母鸭分栏饲养,并诱导饮水。
称重记录:按5%的比例随机抽箱,逐只称重,计算初生重及变异系数。
日常育雏管理
饮水管理:雏鸭到场前1小时将饮水器、开食盘重新清洗一次,雏鸭到场前半小时向饮水器中加入26℃-28℃含5%葡萄糖的水,之后每3-4小时加一次水,每次换水前清洗开食盘。
饲料管理:天喂小米,每隔3小时加一次料,喂8次,采食面积逐渐增大。每3-4小时加一次料,共喂六次。
环境管理:每天6:00-6:10起床,整理操作间,更换操作间门口的消毒盆;6:10-7:00换水、喂料、调整鸭舍内环境、温湿度和通风、消毒;7:00-7:30早餐;7:30-11:30换水、喂料、调整鸭舍内环境、温湿度和通风、消毒;11:30-12:00午饭;12:00-17:00换水、喂料、调整鸭舍内环境、温湿度和通风、消毒。
疾病防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观察雏鸭的健康状况,及时隔离和治疗病鸭。
育雏结束后的处理
清理鸭舍:雏鸭出栏后,彻底清理鸭舍内的粪便、垫料和残余饲料,并进行彻底的消毒。
设备消毒:清洗和消毒所有育雏用具和设备,确保下次使用前干净卫生。
以上是种鸭育雏工作程序的详细步骤,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