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小组考核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日常考核
晨会公布:每天晨会时,班长会公布各个小组的得失分情况,组长对组内进步较大的同学提出表扬,并对不足提出建议。
作业检查:小组长负责收齐作业并约束组员纪律,同时检查预习情况。
出勤管理:班长负责记录组员的出勤情况,如迟到、干扰他人学习、未请假不来上课等,并进行扣分。
课间操管理:体育委员负责课间操的出操情况和纪律,无故不出操或请假每人扣5分。
周汇总
每周统计:每周五放学前,统计本周各小组和个人的得分,优胜组同学可获得任课老师减免作业的奖励,前两名的组免值日。
过程管理
课后任务: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后任务如背诵、抽查等,当天不主动找组长完成扣1分,不听组长劝告故意拖延不完成任务扣2分。
作业提交:各科作业第一个交的小组加1分,每天限加1分。未交作业的小组每人扣1分。
抄袭行为:小组内发现抄袭作业行为,扣5分。导学单上的预习作业不完成者,一人次扣1分。
考核结果反馈与审批
统计与反馈:每周日,政教处统计各班的加减分情况,并将统计情况反馈到各年级和班级。
修正与调整:根据反馈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依据考核原则划分奖励等级,然后交政教处领导审批。
最终审批:将考核结果报学校主管领导审批,政教处发“班级量化管理情况通报”,并在全校集会上宣读“文明班级”及班主任名单。
其他事项
培训:德育处给全体老师进行值周班级考核细则培训,明确任务和方法。
值周安排:值周班级顺序由德育处安排,可能会因执行校长调整而提前通知。
这些程序旨在通过日常管理和统计反馈,激励小组和个人的进步,同时确保班级秩序和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