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早稻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地与准备
选择平坦、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作为稻田,进行土地整理,包括清理杂草、翻耕土地、平整田面等。
选择种子
选用优质、抗病、抗虫的水稻种子,确保种子的品质和发芽率。
种子处理
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等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具体包括:
晒种:将精选后的种子在晴天下晒2-3天,以打破种子休眠,增强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清选种子:将经过晾晒的种子进行黄泥水或盐水清选,然后再进行消毒。如果经过比重选的种子,可直接进行消毒。
消毒浸种:将清选好的种子浸入咪酰胺溶液中浸种,以达到累计积温100度,确保种子吸足水分,保证芽齐、芽壮。
催芽过程:将浸好的种子用50度的温水提温,然后放在稻草上用塑料布包好,温度控制在30-32度。经常翻动,保证温度均匀,然后将温度降到25度进行催芽。当80%的种子芽长3毫米,根长5毫米时进行室温凉芽6-8小时就可以播种了。
育苗
在秧田中或使用育苗箱进行育苗,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具体包括:
秧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土质疏松,肥力较高,排灌方便,无污染,杂草少,运输便利的田块作秧田。采用软盘育秧按照1:20~26,机插育秧1:85的比例备好秧田。
秧田翻耕:在播种前30天进行翻耕淹沤,播种前3~5天结合整平,每亩秧田施入25%的复合肥26~30公斤作苗基床基肥,施肥时梳耙2~3次,确保均匀不仿芽。
秧厢规格:按厢面宽1.5米,厢沟宽0.3米,厢沟深0.15米做成秧厢,厢长不超过10米,以南北成厢为好,并开好腰沟、围沟,以便于排灌,机插秧按不低于2米宽分厢做好秧厢。
抢抓晴好天气及时播种:早稻在3月10~20日浸种,抢抓冷尾暖头适宜晴好时段及时播种下泥。
严格浸种消毒,科学催芽:实行间歇浸种,选用米鲜胺、强氯精、多菌灵等杀菌剂,严格进行种子消毒,特别是中早39、中嘉早17等易感恶苗病品种,必须用咪鲜胺1000倍药液浸种消毒24小时以上,并勤搅拌以使消毒均匀。常规种子累计浸种时间控制在60小时内,杂交种子不超过30小时,要使用快速催芽器或采用煤灰催芽,温室催芽等方法,带温保温催芽。
切实提高播种质量,严禁播种“哑谷”:抛秧栽培亩大田应备足308孔软盘100个以上,摆盘后施用“五增牌”壮秧剂1包,再灌装营养泥,待泥浆沉紧后再进行播种,并扫种入孔,播后用500倍“敌克松”药液均匀喷施厢面,及时拱膜压紧。
移栽
当秧苗长到一定高度(如八公分左右)时,进行移栽,将秧苗插入稻田中,注意控制间距和深度。
田间管理
包括浇水、施肥、除草、防虫等,确保水稻生长环境的适宜性和健康性。具体包括:
灌溉与排水:根据水稻生长的需要和天气情况,合理进行灌溉和排水,保持稻田的适宜水分。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水稻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
收获
当水稻生长到成熟期,稻穗金黄饱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