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厂的配料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检查
配料操作人员从仓库领取原料时,检查原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包括原料名称、规格、批次号、保质期、供应商名称等信息。
核对原料的数量是否与领料单一致,如有差异,应及时与仓库管理人员沟通解决。
查看原料的检验合格证明,确保所使用的原料为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对于无检验合格证明或检验不合格的原料,不得用于配料操作。
设备检查与清洁
在配料操作前,操作人员应检查配料所用的设备(如秤、量杯、搅拌器等)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的计量准确性,可通过校准砝码或标准量具进行校验,如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计量偏差,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理和校准。
对设备进行清洁,清除设备表面的灰尘、杂物以及上次配料操作残留的原料。对于与原料直接接触的设备部件,应采用适当的清洁方法和清洁剂进行清洗,确保设备清洁,防止交叉污染。
配料操作
根据产品配方要求,准确称量所需的各种原料。在称量过程中,应选择合适量程和精度的称量设备,确保称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大宗原料的称量误差应控制在±[X]%以内,小剂量原料(如添加剂等)的称量误差应控制在±[X]%以内。
按照特定顺序将原料混合均匀,避免结块或分离。混合过程中应确保搅拌均匀,以达到产品所需的风味和口感。
质量控制
对配料后的中间产品或成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配料过程中实时检查混合状态,确保均匀性。
控制配料过程的时间,避免原料变质。配料过程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保产品质量。
卫生与清洁
配料前应对操作台、地面、配料设备、配料用具等进行清洁和消毒。使用75%的酒精或其他清洁剂进行清洗,并确保设备清洁,防止交叉污染。
配料结束后,应对设备和工具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确保下一轮生产时不会受到上一批次产品的影响。
通过以上步骤,食品工厂可以确保配料过程的准确性和卫生性,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