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去世后的葬礼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停尸
亲人或阿訇要为亡人瞑眼、合口、顺手足、理发须,并整理好尸体。
尸体不能停放在床上,应放在通风凉爽的客堂大厅或铺有门板或停尸床的地方,头北脚南,面稍向西。
同时要派人通知本坊教长及亲戚朋友、邻里乡亲,并在直系亲属中推选出几位有组织能力和处理丧事经验的人,负责迎来送往和丧事费用等。
报丧
派人分头通知本坊教长及亲戚朋友、邻里乡亲,告知亡故的消息。
善面 (探埋体):亲友乡邻净身后来丧主家,到停尸房揭开亡人头上覆盖的白布单,看看面容,并劝说丧主家不要过于悲哀。
备殓
(缝克番):
为亡人换上干净的衣服,并进行大净,由亲友将死者头、手、胳臂、上身和下身冲洗3遍,然后穿上3件尸衣,女性还需用白布围裹胸部。
在死者尸衣和裹布中撒些香料,防虫驱虫,有的还在死者的七窍之内放入浸过樟脑液的棉球。
殡礼
在清真寺或丧主住宅院里举行,由伊玛目率领统一举行,众人面向天房横排成队列,肃立,进行祈祷,赞扬安拉的伟大和仁慈,祈求安拉饶恕亡人的罪过,保佑死者平安升到天堂。
埋葬
将亡人装入埋尼体(尸体)的大木匣子,头北脚南置于安静的室内或庭院的洁净处,参加殡葬的人都要沐浴净身,着清洁衣服。
埋葬时,阿訇等跪在坟北头,送殡者跪在南头诵经,然后埋葬。坟坑要求南北走向,在坟坑底部的西侧挖一个洞穴,尸体放入后,用土块封住洞穴口,并进行祈祷。
纪念亡人
埋葬后的第3天、7天、30天、百日、周年时,要过“乃孜尔”,请阿訇诵经,悼念死者。每逢古尔邦节、肉孜节时,还要上坟缅怀和悼念死者。
这些程序体现了回族穆斯林对信仰的虔诚和对生死的独特认知,强调速葬、薄葬和尊重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