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劳保用品的发放标准主要依据国家相关规定以及企业内部的实施细则。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免费提供
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发放依据
劳保用品的发放应根据不同工种和出勤情况进行。
发放种类
劳动保护用品分为九类,包括安全帽类、呼吸护具类、工作服、卫生口罩、手套、毛巾、洗衣粉、安全帽、劳保鞋等。
具体发放标准
工作服:
生产一线新入职员工第一年每人发放夏装或秋装各两套。
生产一线员工每人每一年发放夏装和秋装各一套。
搬运、清洁工每人每两年发放夏装和秋装各一套。
管理、技质后勤辅助人员每人每三年发放夏装和秋装各一套。
卫生口罩:
漆工工种人员每人每月一次性发3个。
木工工种人员每人每月一次性发2个。
打磨工种人员每人每月一次性发四个。
其他工种人员因临时工作需要,需车间主任批准发放。
手套:
需带帆布手套的岗位:下料工、铆工、打磨工及搬运工每人每月发两付。
焊工:每月每人发一双帆布手套,半年发一双焊工专用手套。
库管每月每人发线手套和帆布手套各一双。
毛巾:
库管员、生产员工、搬运工及清洁工每人每半年发一条。
洗衣粉:
生产员工、搬运工及清洁工每人每季度一袋(500g)。
安全帽:
焊工专用帽每人每年1件。
护腿每人每半年1件。
劳保鞋:
焊工绝缘劳保鞋每人每年一双。
管理后勤辅助人员劳保鞋每人每三年一双。
其他一线员工劳保鞋每人每年一双。
发放原则
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应本着安全、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
根据岗位性质及不同的工作环境发放。
按照需发放的原则,发放不同的劳动保护用品。
其他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经费人均控制数按每个工种每人每年计算,人均控制在80——140元,具体金额由省级各企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核定。
合同制职工、临时工、民工应按照同工种、同劳动条件、同标准供给劳动防护用品。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员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并考虑到不同岗位的特殊需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具体的发放标准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