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

时间:2025-02-15 04:46:45 单机游戏

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标准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必要性原则:

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必须根据劳动条件进行,只有在生产过程中对保护工人安全和健康所必需的才发放,否则不发放。

同工种同标准原则:

对于在不同企业中劳动条件相同的同类工种,应发给相同的防护用品;若工种相同但劳动条件不同,则应发给不同的防护用品。

发放范围:

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范围涵盖多种作业环境,包括但不限于有强烈辐射、烧灼危险的作业,有刺割、绞辗危险或严重磨损可能引起外伤的作业,接触有毒、有放射性质对皮肤有感染的作业,接触有腐蚀物质的作业,以及在严寒地区冬季经常从事野外露天作业而自备棉衣不能御寒的工种,以及经常从事低温作业的工种。

符合国家标准:

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如果单位使用进口的劳动防护用品,则其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

特殊工种与环境的考虑:

防寒用品在严寒地区冬季从事野外露天作业且自备棉衣不能御寒的工种,以及经常从事低温作业的工种,才能发给防寒服装。防寒服装的发放应根据当地气温、工作操作方式分别发给,其使用时间不少于三个冬季。

金额控制:

劳动防护用品经费人均控制数按每个工种每人每年计算,人均控制在80——140元,其中地质勘探、森工林区、矿山井下最高不超过180元;防寒用品最高不超过80元。超过部分在税后留利或福利基金中列支,不摊入成本。

发放期限:

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期限应根据不同工种和实际出勤情况进行计算。例如,生产一线新入职员工第一年每人发放夏装或秋装各两套,生产一线员工每人每一年发放夏装和秋装各一套,搬运、清洁工每人每两年发放夏装和秋装各一套,管理、技质后勤辅助人员每人每三年发放夏装和秋装各一套。

使用与保管:

用人单位应指导、督促劳动者在作业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并本着谁使用谁保管的原则,凡属个人保管、使用不当、丢失和损坏的当事人自行购买。

综上所述,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标准应综合考虑作业风险、劳动条件、国家标准及特殊需求,确保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