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休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博学多才的博士,因其才学优异而被任命为鲁国宰相。在他的任期内,他始终保持清廉自守,拒绝一切贿赂。有一次,有人给他送来了鱼,但他坚决不接受。送礼的人不解地问:“听说您非常爱吃鱼,所以特地给您送来,您为什么不接受呢?”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我很爱吃鱼,所以才不能接受。我现在做国相,自己能买得起鱼吃;如果因为收下您的鱼而被免职,以后谁还会送给我鱼呢?所以我不能接受。”。
公仪休认为,收下礼物会违背国家法律和道德准则,并且可能会导致自己失去官职和俸禄。他通过计算得失,发现接受贿赂实际上是吃大亏的行为。这种计算方式不仅体现了他的智慧,也反映了他对权力的珍视和对未来的规划。公仪休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坚决拒绝任何形式的贿赂。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公仪休那种清正廉洁、坚持原则的高尚品质。在当今社会,这种品质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被外界干扰和诱惑所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