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ITSMS认证)是通过对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的组织、运行和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认证,以确保其符合相应标准。该认证过程旨在确保服务管理体系有效建立,服务组织用有效的方法管理服务,同时在服务组织提供服务和客户接受服务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
认证目的
确保服务管理体系符合国际标准要求。
能够有效地实施管理控制和持续的改进。
审核程序以检验服务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所要求的标准要求,包括查看服务组织的内部活动、外部影响因素、质量管理活动和产品质量标准。
认证过程
认证前环境评估:组织要评估自己的组织结构、管理原则、活动和产品,以确保它们满足认证要求。
内部审核:组织需进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管理体系符合认证要求。
客户审核:认证机构将对企业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并对企业的IT服务管理体系进行现场审核。
最终认证阶段:在预审通过后,认证机构将为企业制定正式审核计划,并进行现场审核。审核员将检查企业的IT服务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O/IEC 20000标准要求,并找出潜在的改进空间。
认证范围
信息系统咨询规划。
信息系统软件设计开发。
信息技术咨询。
信息系统测试。
软件产品测试。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软件工程监理。
基础设施运行维护。
硬件运行维护。
软件运行维护。
电子商务支持。
软件运营。
数据处理。
呼叫中心/服务台。
证书有效期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的认证证书有效期是三年。
有效期内每年要进行年检,证书到期后,要接受认证机构的复评或换证。
认证意义
确保服务质量:获得认证证书意味着组织的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符合了国际标准要求,能够提供高质量、可靠的信息技术服务。
提升竞争力:获得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可以证明组织有着规范的管理体系和优质的服务能力,能够提升组织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形象。
降低风险:认证证书是对组织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的一种公正的评价,有助于降低服务过程中出现问题的风险,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申请流程
制定准备计划:组织需对认证准备工作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
系统文件编制:根据认证标准要求,组织需编制相关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内审和纠正措施:组织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申请认证机构:选择合格的认证机构,向其提交认证申请。
接受预审和正式审核:认证机构将对企业进行预审和现场审核。
整改和复评:企业在收到审核报告后,需要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提交复评申请。
颁发认证证书:认证机构将对企业整改的效果进行评估,确认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并颁发认证证书。
通过以上步骤和流程,组织可以成功获得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从而提升其IT服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