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价是指 对各类市场参与者(包括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及各类金融工具的发行主体履行各类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任程度进行的综合评价。它通常包括定量基础上的定性判断,并涉及专业机构、定对象、履约意愿、履约能力、履约表现、评价和符号等要素。
信用评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公共性信用资本评价:
这类评价的目的是出于社会管理需要,评价行为对社会产生影响,评价结果用于社会。例如,行业协会、商会、联盟等民间组织开展的诚信评价,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开展的信用监管评价。
非公共性信用资本评价:
这类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管理需要,评价行为不会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用于自己授信和管理。例如,银行信贷授信管理中对客户的信用评价,企业信用销售中对客户的信用评价,担保公司、保险机构在提供担保和信用保险服务时对客户的信用评价等。
准公共性信用资本评价:
这类评价活动主要包括信用中介机构的信用评级活动,如资信评级机构、征信报告机构、资信调查机构等,其评价目的和结果会影响社会公众的投资判断和选择,甚至影响投资行为本身。
信用评价的基本特点包括独立性、系统性、市场性、合法性、可靠性、公正性、咨询性、负责性、公用性和时效性。
信用评级是信用评价的一种形式,又称资信评级,是由独立的第三方信用评级中介机构对债务人如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的能力和意愿进行评价,并用简单的评级符号表示其违约风险和损失的严重程度。
信用评价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例如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资质审核等行政管理事项中,企业信用评价可以作为必备项或加分项,帮助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此外,信用评价还涉及个人信用评价,如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上的芝麻信用、企查查等,这些评价对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信用评价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过程,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考量,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以促进诚信建设和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