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验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验收前准备
主体分部验收前,墙面上的施工孔洞必须按规定镶堵密实,并作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未经验收不得进行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
混凝土结构工程模板应拆除并对其表面清理干净,混凝土结构存在缺陷处应整改完成。
楼层标高控制线应清楚弹出墨线,并做醒目标志。
工程技术资料存在的问题应悉数整改完成。
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规定的主体分部工程施工的内容应已完成,检验、检测报告应符合现行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安装工程中各类管道预埋结束,位置尺寸准确,相应测试工作已完成,其结果符合规定要求。
主体分部工程验收前,可完成样板间或样板单元的室内粉刷。
确定验收目标和标准
明确主体验收的目标和验收标准,包括工程质量、合规性要求和技术规范等。
编制验收计划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验收计划,包括验收内容、验收方式和验收时间等。
验收准备
收集相关的工程资料和文件,准备验收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并通知相关人员准备参与验收。
验收会议
组织召开验收会议,介绍验收目的和要求,并与参与方达成共识,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
实地检查
对工程项目进行实地检查,包括对工程质量、材料使用、施工手段和工程进度等进行检查和评估。
文件审查
对相关的工程文件和技术资料进行审查,核对与验收标准的一致性,并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问题记录和整改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整改要求,并要求施工方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和整改措施。
验收报告
根据实地检查和文件审查的结果,编写详细的验收报告,包括对工程质量、合规性和整改情况的评估和总结。
验收意见和确认
根据验收报告的结果,形成验收意见,并与施工方进行沟通和确认,最终确定验收结果。
验收记录和归档
将验收报告和相关的验收资料进行归档,并记录验收结果和相关的信息,以备查证和追溯。
建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上述程序进行,确保主体分部工程的质量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