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mc2017t型槽刀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选择合适的t型槽刀
确保t型槽刀满足以下条件:
\(d - d_0 \geq kd + kz\)
\(l > qh + lh + mh\)
其中:
\(d\) 是t型槽刀的大径
\(d_0\) 是t型槽刀的小径
\(kd\) 是模芯下空刀宽度
\(kz\) 是机床加工时刀具摆动误差和保护余量之和
\(l\) 是t型槽刀的有效加工长度(刀杆总长减去夹持长度)
\(qh\) 是上模分流桥上的倒角深度
\(lh\) 是模芯下空刀高度
\(mh\) 是模芯工作带高度。
编制模芯下空刀的首步加工程序
在编程软件中,设定模芯顶面为编程Z轴的0点。
在Z值为\(-(mh + r1 + h)\)处,编制t型槽刀环绕模芯工作带外形轮廓的刀路轨迹。
刀路轨迹从模芯工作带侧面至模芯下空刀侧面,由外向内逐层加工。
刀路轨迹开始和结束处的进退刀位置参数设为\(kd + 2mm\)。
其中,\(r1\) 是模芯工作带与模芯下空刀连接处的圆角过渡。
\(h\) 是t型槽刀的刃长高度。
注意事项
下刀时避免与工件壁边产生干涉,通过添加合理的进退刀距离解决。
被加工槽的深度必须小于刀半径减去刀柄半径的大小,否则会产生干涉。如果需要订刀,务必考虑这一点。
编程软件选择
根据具体的机床控制系统选择合适的G代码和M代码进行编程。
编写程序段时,包括刀具半径补偿、进给速度、轴向移动等指令。
最后进行程序的调试和检查,确保程序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T型槽数控加工任务。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为MC2017机床编程加工T型槽刀。确保所有参数和刀具选择都符合加工要求,以避免干涉和其他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