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源G76编程指令用于复合型螺纹切削循环,其基本格式如下:
格式一
```
G76 P(m)(r)(a)Q(Fmin) R(d)
```
`P(m)`: 螺纹切削次数
`r`: 螺纹端部倒角
`a`: 螺纹之间角度
`Q(Fmin)`: 最小切削值(最小应大于0.1,即Q100)
`R(d)`: 最后精加工去除量
格式二
```
G76 X(u) Z(w) R(i) P(k) Q(d) F(f)
```
`X(u)`: 螺纹低径(螺纹外径 - Z(w))
`Z(w)`: 螺纹加工端点的Z轴坐标
`R(i)`: 可省略
`P(k)`: 螺纹高度(P900=0.9mm)
`Q(d)`: 初始切削值
`F(f)`: 切削进给(螺距)
示例
示例1:
```
G76 P021060 Q100 R200
```
`P021060`: 螺纹切削次数为21060次
`Q100`: 最小切削值为100
`R200`: 最后精加工去除量为200
示例2:
```
G76 X60.64 Z25.0 P3680 Q1800 F6.0
```
`X60.64`: 螺纹低径
`Z25.0`: 螺纹加工端点的Z轴坐标
`P3680`: 螺纹高度
`Q1800`: 初始切削值
`F6.0`: 切削进给(螺距)
注意事项
不同的数控系统可能对参数的定义和使用有所差异,因此在具体的编程过程中,需要参考数控系统的操作手册进行设置。
在编程G76指令时,需要按照上述格式将各个参数填入相应的位置,以实现对螺纹的加工。
通过合理设置参数,并编写相应的程序,可以在数控机床上轻松实现各种类型和尺寸的螺纹加工。建议在实际编程过程中,仔细分析工件的螺纹参数和切削条件,按照标准的编程流程进行操作,并进行程序调试和优化,确保螺纹加工质量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