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RTCP的五轴编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点:
选择加工策略
使用非RTCP功能五轴机床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工策略来实现五轴联动。常见的加工策略包括切向控制加工(TCP)。
掌握坐标系变换
在进行五轴加工时,需要在工件固定坐标系下进行坐标转换。主要的变换方式有欧拉角和四元数。欧拉角转换简单但存在万向锁问题,四元数转换复杂但不会发生万向锁问题。
坐标系配置
如果控制系统不支持RTCP,需要对旋转轴的偏置进行补偿。例如,对于双转盘五轴机床,需要配置第4轴和第5轴的偏置,使得加工坐标系放在转盘端面和旋转轴中心。
后处理文件修改
可以通过修改UG的后处理文件(如*.DEF和*.TCL文件)来实现不带RTCP的加工。这需要在UG软件中进行相应的配置和调整。
使用仿真进行精度检验
在编程完成后,建议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精度检验,以确保加工精度符合要求。
具体编程步骤示例:
选择加工策略
在UG软件中,选择合适的加工策略,例如切向控制加工(TCP)。
配置坐标系
将加工坐标系放置在转盘(C轴旋转轴)端面和旋转轴中心。这需要在UG软件中进行手动配置,确保第4轴和第5轴的偏置量正确设置。
编写加工代码
根据选择的加工策略和配置的坐标系,编写相应的加工代码。注意在代码中明确指定各轴的移动指令和坐标系变换。
修改后处理文件
如果需要,可以修改UG的后处理文件,以确保生成的NC代码符合不带RTCP的加工要求。这通常涉及到对后处理模板的修改,例如设置第4轴和第5轴的偏置量。
仿真与验证
使用UG的仿真功能对加工路径进行仿真,检查加工精度和机床运动关系是否正确。
建议:
如果可能,建议选择支持RTCP功能的控制系统,这样可以简化编程过程并提高加工精度。
如果必须使用不带RTCP的控制系统,建议详细记录每一步操作,并在仿真和实际加工中进行充分验证,以确保加工质量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