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后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准备材料
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
子女的出生证明(如果有)。
离婚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如共同财产清单、共同债务清单等。
选择法院
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为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
提交起诉状
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法院,法院会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会立案。
立案
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会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的五日内将诉讼状副本送达给被告。
调解
立案后,法院会安排调解,包括诉前调解和受理立案后的调解。调解的目的是尽量通过协商解决夫妻双方的矛盾。
调解成功,双方可以达成离婚协议,法院会制作民事调解书;调解失败,案件进入审理阶段。
开庭审理
调解无效,法院会进行开庭审理。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开庭的日期。
法庭调查、询问当事人、证人、鉴定人等,进行质证、辩论等。
判决
审理结束后,法院会作出判决。如果判决离婚,双方需要到法院领取离婚证;如果判决不予离婚,双方可以上诉。
执行判决
判决生效后,如果一方不履行判决义务,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执行。
建议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委托律师代理,以便更专业地处理法律事务,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