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的养殖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选育种猪
选择健康、品种优良的猪作为种猪,确保种猪无任何遗传疾病,并选择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品种。
配种
确定配种时间,一般在母猪发情期间进行,确保母猪身体健康,不宜过胖或过瘦,控制配种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
怀孕期管理
饲养环境要保持干净卫生,避免传染病的发生,增加营养摄入量,确保母猪及胎儿的健康,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预防难产等问题。
分娩
提前准备好分娩用具和药品,观察母猪是否出现分娩征兆,及时帮助分娩,出现难产等问题时,及时请专业人员处理。
断奶
断奶时间一般在21-28天之间,逐渐减少乳头刺激次数,使乳汁分泌减少,给予小猪适量的饲料和水,逐渐过渡到干饲料。
育肥期管理
控制饲料摄入量和营养成分,避免过度肥胖,保持饮水清洁,及时更换饮水器内的水,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等防疫工作。
屠宰
选择正规的屠宰场进行屠宰,提前安排好运输工具,确保猪只不受惊吓或伤害,屠宰后对肉品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安全。
饲养环境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猪舍干净卫生,定期进行环境消毒。
饲养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有助于减少猪只间的冲突,提高采食量和生长速度,一般每头育肥猪占圈0.8~1.0平方米,猪群规模以每群10头左右为佳。
饲喂方法
可以采用自由采食或限制饲喂两种方式,自由采食有利于日增重,但需注意定时空槽;限饲可提高猪的采食量,但对猪采食栏位要求高。
管理
合理分群,根据猪只的体重、性别、品种等情况进行分组,定期调整猪群,保证均匀生长,进行调教,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采食和饮水的习惯。
疾病防治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确保猪群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育肥猪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和猪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