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葬的标准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墓地
根据需求和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墓地,可以在家族墓地或公墓中安葬。
与墓地的管理方沟通,了解相关规定和费用情况,并签订墓地使用协议并缴纳费用。
准备材料
准备死亡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准备骨灰盒或棺木。
准备寿衣、花圈、祭品等。
准备纸钱、香烛等祭祀用品。
办理丧事
举行小殓和大殓仪式,小殓是为死者穿殓衣,大殓是把死者尸体入棺。
举行奠祭,称小殓奠,号哭尽哀而止。
在庭中整夜点燃火炬不息,殡期前一夕举家不寐,谓之伴宿,俗称坐夜。
出殡
死者子女要身穿白色的孝服,日夜守候在灵床前。
由亡者长子手持夹带黄表纸或香的高粱秸,全家的孝子都要放声痛哭,同时大门外要放一只纸马,将其烧掉,意为让亡者骑马归西。
出殡的前一天晚上,要举行为死者饯行的仪式,在土地庙设祭,先由至亲好友前往祭奠,然后丧主祭奠。
死者入棺后,一切事宜处理完毕,还要再让至亲好友看看死者遗容,之后由木工用木楔将棺封牢。
在出殡前,还要在灵棚作最后一次祭拜,亲友依次祭拜后,“孝子”再行祭拜。
出殡多选未时,先将棺材移至大门外,置于抬运棺材的框架上,再让死者的儿子执幡、打瓦,然后全部人起运灵柩去墓地。
安葬
将灵柩或骨灰盒由停殡处移往墓地,依时辰落柩下葬,时辰应该不能早过太阳日出、晚不能超过太阳落山。
移动灵柩的仪式称为出殡,将骨灰盒放入墓地前,要将死者生前最喜欢的小件物品放入其中,如有死者生前单独相片一并放入骨灰盒内。
如果是土葬,依序为安钉、割柩、旋柩、启灵、辞客等仪式。
祭拜
安葬后,孝男以麻衣盛土入圹,并呼喊“阿爸(母)起来”,表示亲葬亡亲,并呼叫其魂。
完毕后由土公掩土,立墓碑及后土;灵柩此后即由土地公庇佑,故要祭祀后土,并在祭文中表示所居的阴宅已购置清楚,请求照料。
这些步骤涵盖了从选择墓地到最终安葬的整个过程,并包含了一些传统习俗和仪式,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和缅怀。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民族可能有不同的土葬习俗和规定,具体操作时还需参考当地的相关政策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