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器材管理规定旨在规范消防器材的日常管理、使用与维护程序,确保火灾发生时各类消防器材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及时扑灭初期火灾,保障人员安全,减少火灾损失。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
管理责任
各部门需指定专人负责消防器材的管理,实行责任制,部门经理为第一责任人。
-全校消防设施和器材由校保卫处统一布局及全面监督管理。
配置与摆放
消防器材的配置应严格按照作业区的消防需求和特点进行,使用部门不得随意更改配置位置或数量,需改变必须经过安监科同意。
灭火器应摆放在显眼、易得处,远离火源或高温高热处,使用过的灭火器不得与可用灭火器摆放在同一处,并设置定置区域。
使用与更换
各部门在使用灭火器后应及时填写“灭火器使用备案”,并通知安监科收回空瓶。
灭火器在无法保证作业区突发火灾最低数量时,应及时联系安监科更换,并说明数量、种类。
每年定期对灭火器进行普查换药。
维护与检查
专职管理员每日检查消防设施的使用状况,确保设施整洁、卫生、完好。
消防设施及设备的技术性能维修保养和定期技术检测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设专职管理员每日按时检查了解设备运行情景。
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测试,如烟、温感报警系统、消防水泵、喷淋水泵、水幕水泵、正压送风、防排烟系统、室内消火栓、喷淋泄水等。
培训与宣传
校保卫处负责消防培训及防火宣传等工作。
对员工进行消防器材使用与维护的培训。
纪律与处罚
消防器材必须专物专用,不得将消防器材擅自挪作他用,否则将按有关规定处罚,造成严重后果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损坏消防设施及器材或擅自挪作他用的,按规定处罚,严重者报公安、消防机关处理。
记录与档案管理
做好消防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处理消防报警电话。
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更换,并登记造册存档。
通过以上规定,可以确保消防器材的有效管理和使用,提高火灾防控能力,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