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标价与招标控制价在招投标过程中有以下区别:
定义
招标控制价:是招标人根据有关计价规定计算的工程造价,用于对招标工程发包的最高控制限价,有时也称为拦标价或预算控制价。
拦标价:是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向投标人公示的工程项目总价格的最高限制标准,要求投标人投标报价不能超过它,否则为废标。
公开性
招标控制价:是公开的,必须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以确保所有潜在投标人都能清楚了解。
拦标价:虽然也是公开的,但其实际操作中的公开性可能因项目而异,并非法定术语,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作用
招标控制价:具有明确的法律约束力,投标人的报价不得超过招标控制价,否则将被视为废标,有助于维护招投标的公平性和竞争性。
拦标价:主要作用是限制投标人的报价,防止其报价过高超出预算,但由于其非法定性,其实际约束力可能有限。
编制依据
招标控制价:是根据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计价依据和办法,结合项目设计文件编制的。
拦标价:其编制依据包括地方的消耗量定额、网刊的信息价格、地方规定的取费标准及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其他
标底价:是招标工程的预期价格,由招标人预计,编制依据是地方的消耗量定额、网刊的信息价格和地方规定的取费标准及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但标底价是绝对保密的。
总结:
招标控制价和拦标价都是招标人编制的,用于控制工程造价的最高限价。
招标控制价是公开的,具有法律约束力;拦标价虽然也是公开的,但实际约束力可能有限。
标底价是招标人的预期价格,但绝对保密。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明确使用“招标控制价”这一法定术语,以确保法律效力和操作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