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现实主义是 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它继承并发展了现实主义传统,以广阔和真实地展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现实矛盾进行深刻和有深度的揭示。以下是关于批判现实主义的详细介绍:
起源与发展
最早提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的是法国作家蒲鲁东,但他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高尔基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称其为“十九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流派”。
批判现实主义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形成,三十到四十年代成为欧洲文学的主要潮流。
特点
广阔和真实地展示社会生活。
深刻揭示现实矛盾。
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的决定作用。
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和正面人物。
代表作家与作品
法国: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英国:狄更斯(《雾都孤儿》《双城记》)。
俄国:托尔斯泰(《复活》),果戈理(《死魂灵》)。
其他:马克·吐温(《汤姆叔叔的小屋》)。
影响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十九世纪欧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批判现实主义不仅是一种文学流派,也是一种社会思潮,其作品推动了社会变革和进步。
综上所述,批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和创作方法,通过其深刻的现实揭示和批判精神,对十九世纪及以后的文学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