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机器结构图中的编程主要涉及梯形图(Ladder Diagram, LD)的解读。梯形图是一种图形化的编程语言,用于描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程序。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步骤和规则,帮助你理解如何阅读三菱PLC的梯形图编程:
理解电源轨和控制元件
梯形图由两条纵向的轨道(电源线)和多条横向的梯级(控制线路)组成。
纵向的轨道通常表示电源的正负极,电源轨位于梯形图的最上方和底部。
横向的梯级代表控制信号的路径,每个梯级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控制元件,如开关、继电器和传感器等。
识别常见符号
常开触点:表示“如果条件成立,则导通”,在梯形图中以两个竖线和一个横线标识。
常闭触点:表示“如果条件不成立,则导通”,通常用类似的符号,但在视觉上表示为常开符号的反向效果。
线圈:用于表示输出,例如驱动电机或灯光的开启与关闭,线圈一般放置在每个梯级的末尾。
遵循梯形图的结构
PLC梯形图通常始于左母线,终于右母线(有时可以省略右母线,仅画左母线)。
每行的左边是接点组合,表示驱动逻辑线圈的条件,而表示结果的逻辑线圈只能接在右边的母线上。
接点不能出现在线圈右边。
处理并联和串联
并联块串联:应将接点多的去路放在梯形图左方(左重右轻原则)。
串联块并联:应将接点多的并联去路放在梯形图的上方(上重下轻原则)。
注意双线圈输出
不宜使用双线圈输出,即在同一梯形图中,同一组件的线圈使用两次或两次以上。双线圈输出可能导致程序逻辑混乱和不可预测的行为。
通过遵循这些基本规则和符号,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三菱PLC的梯形图编程。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多练习和参考具体的程序示例,以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