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床编程加工五角星的方法如下:
使用G68旋转指令
先编写五角星第一个角的程序。
以五角星的中心为坐标原点,使用G68旋转指令编程,每次旋转72度。
依次编写各个角的程序,例如:
```
G68 X0. Y0. R72.
G68 X0. Y0. R144.
G68 X0. Y0. R216.
...
```
以此类推,直到所有角都加工完成。
使用水平面截交法
编出底部的最大五角星的轮廓,铣削时加上刀补。
在不同层高带不同的刀补,逐层将立体五角星加工出来。
示例程序:
```
G90G54G40G1Z100M03S2000
G1X0Y-50
G1Z5
1=0
5=3
N90
2=5-1*12.36/12
3=-12+1
G10L12P1R2
G1Z3
F200
G1G41X-11.76Y-23.82D01
...
G1G40X0Y-40
1=1+0.2
IF [1LE12]GOTO 90
G1Z5F1000
G0Z100
M30
```
这个程序包括了初始定位、下刀、刀具半径补偿、轮廓加工和去除周围原料的步骤。
使用极坐标编程
如果要加工三维的五角星,可以使用极坐标编程方式。
通过计算高度与半径的关系,改变高度即可完成五角星轮廓的整体缩放。
示例程序:
```
1=0
2=ATAN[10/19.1]
3=ATAN[10/50]
WHILE[1LE10]DO1
4=1/TAN[2]
5=1/TAN[3]
G0X0Y50
G01Z-1F50
G16G01X4Y54F200
X5Y18
X4Y-18
...
END1
```
这个程序通过循环控制内半径和外半径,实现五角星的加工。
建议
选择合适的编程方法:根据具体的加工需求和机床条件,选择最适合的编程方法。例如,如果需要快速加工且精度要求不高,可以使用G68旋转指令;如果需要更高的精度和复杂的轮廓,可以考虑使用极坐标编程或水平面截交法。
测试和验证:在实际加工前,务必在仿真软件或实际机床上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优化刀补:在加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刀补值,以保证加工精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