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超欠挖计算程序通常包括正算和反算两种方法。正算是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数据计算实际开挖轮廓线的位置和尺寸,而反算则是根据实际开挖的轮廓线数据反推设计参数。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隧道超欠挖计算程序示例,采用反算方法:
反算主程序(FS)
```plaintext
Prog "PM-SJ" : X→ I: Y→ J
Prog "SUB2" : "S=": O+W→S
Z=": Z
Goto 0
```
反算子程序(SUB2)
```plaintext
G-90→T: Abs((Y-V) cosT-(X-U) sin(T)) → W: 0→ Z:
Lbl 0:
Prog "SUB1" : T+QEW(C+WD) →L: (J-Y) cosL-(I-X) sinL → Z:
if Abs(Z) < 1E-6:
Goto 1
Else
W+Z
Goto 0
End If
Lbl 1:
0→ Z:
Prog "SUB1" : (J-Y) ÷ sinF→ Z
```
程序说明
主程序(PM-SJ)
输入参数:X, I, Y, J
计算公式:S = O + W
初始化变量:Z
跳转到子程序SUB2
子程序(SUB2)
输入参数:G, T, W, Z
计算公式:T = Abs((Y-V) cosT-(X-U) sin(T))
初始化变量:W, Z
标签:Lbl 0
计算公式:S = T + QEW(C+WD)
计算公式:L = (J-Y) cosL-(I-X) sinL
判断:如果 |Z| < 1E-6,则跳转到Lbl 1,否则执行W+Z并跳转到Lbl 0
标签:Lbl 1
计算公式:Z = (J-Y) ÷ sinF
使用方法
输入数据
X, I, Y, J:隧道设计断面的坐标
O, W:隧道设计断面的起点和宽度
V, U:实际测量点的坐标
运行程序
运行反算主程序(PM-SJ)
根据程序输出结果,判断隧道是否超欠挖,并输出相关数据。
注意事项
数据准确性:
输入的数据必须准确无误,否则会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程序适用性:
该程序适用于简单的隧道超欠挖计算,对于复杂的隧道工程可能需要进一步修改和优化。
误差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测量误差和施工误差等因素,对计算结果进行适当调整。
希望这个示例程序能帮助你理解如何编制一个简单的隧道超欠挖计算程序。如果有更具体的需求或更复杂的工程情况,建议进一步修改和优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