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编动态车削编程涉及以下步骤和要点:
工艺规划
根据工件的形状和要求,确定最佳的刀具路径和切削顺序。
轨迹规划
根据工艺规划,确定刀具的运动轨迹和加工顺序。可以使用G代码和M代码来实现轨迹规划。
刀具参数设置
根据工件的材料特性和加工要求,设置刀具的进给速度、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参数。
加工调试
将编写好的动态车削程序上传到数控车床上,进行试加工和调试。调试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加工效果。
多轴编程
动态车削编程可以涉及更多的轴,如C, B, U, V等,从而实现更加复杂的加工操作,例如螺旋曲线、斜角加工等。
具体编程指令示例
外径粗车复合循环G71
```
G71 U (Δd) R(e);
G71 P(ns) Q(nf) U(Δu) w(Δw) F__S__T__;
```
`U (Δd)`:直径的增量。
`R(e)`:半径的增量。
`P(ns)`:精加工的切削次数。
`Q(nf)`:粗加工的切削次数。
`U(Δu)`:X方向的增量。
`w(Δw)`:Z方向的增量。
`F__S__T__`:进给速度、切削速度、切削深度。
端面粗车复合循环G72
```
G72 W (Δd) R(e);
G72 P(ns) Q(nf) U(Δu) w(Δw) F__S__T__;
```
`W (Δd)`:直径的增量。
`R(e)`:半径的增量。
`P(ns)`:精加工的切削次数。
`Q(nf)`:粗加工的切削次数。
`U(Δu)`:X方向的增量。
`w(Δw)`:Z方向的增量。
`F__S__T__`:进给速度、切削速度、切削深度。
单一固定循环和复合固定循环指令
G90:外径、内径及锥面粗加工固定循环。
G92:螺纹切削循环。
G94:端面切削循环。
G70:精加工固定循环。
G71:外径、内径粗加工固定循环。
G72:端面粗加工固定循环。
G73:闭合切削固定循环。
G74:Z方向的钻削循环。
G75:X方向的切槽循环。
G76:复合螺纹切削固定循环。
示教模式
示教模式允许通过手动调试模式独立设置进退刀,并自由定义车削加工轮廓线的分段编程模式。可以使用TEACH_MODE工序子类型来手工定义切削和非切削移动,并单独或在序列中定义移动。
创建车削加工几何体
1. 进入车削加工环境,选择“开始”|“加工”命令或使用快捷键[Ctrl+Alt+M]进入加工模块。
2. 创建加工坐标系,定义工件,并指定毛坯。
定义刀具和切削参数
在编程过程中,需要根据工件的材料特性和加工要求,设置刀具的进给速度、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参数。
调试和优化
将编写好的程序上传到数控车床上进行试加工和调试,根据实际加工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加工效果。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实现高效的手编动态车削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