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电火花侧面编程主要涉及以下步骤:
准备工作
确保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数控编程软件、需要加工的零件以及工艺文件和图纸准备齐全。
制定加工策略
根据零件的形状和要求,确定加工顺序、刀具选择、加工参数等。
建立坐标系
在编写程序之前,需要建立三维坐标系,包括X、Y、Z三个轴向。
编写程序
根据加工策略和建立的坐标系,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如G代码和M代码)编写数控电火花加工程序。G代码用于控制运动轨迹,包括直线插补、圆弧插补等;M代码用于控制机床的辅助功能,如加工深度、放电次数等。
验证程序
编写程序后,使用数控仿真软件进行验证,确保程序正确无误。
上传程序
验证程序无误后,将程序上传到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中,开始加工零件。
加工轨迹的生成
选择链拾取工具,拾取L1直线,并选择逆时针方向的箭头作为切割方向。
选择轮廓内侧箭头作为补偿的方向,输入穿丝点(例如5,0),然后回车。
右击使穿丝点与退回点重合,系统自动生成加工轨迹。
加工轨迹仿真
对生成的加工轨迹进行仿真,确保无误。
3B格式加工代码的生成
系统会生成3B格式的代码,填写相关参数,完成代码的生成。
程序调试与实际加工
在实际切割之前,进行程序的模拟和调试,检查切割路径是否正确。
完成程序调试后,将工件放置在机床上,启动加工过程,监控加工过程确保钼丝按照预定路径正常运动。
质量检查与程序保存
完成加工后,对切割面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工件的尺寸、表面光洁度等指标。
将成功的程序保存,以备将来相似工件的加工使用。
通过以上步骤和示例,可以完成数控电火花侧面编程。建议在实际编程过程中,仔细检查每一步骤,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