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圆弧加工量较大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编程:
使用复合循环指令G71
G71指令适用于精加工圆弧,其格式为:`G71 U(Δd) R(e) F S T`。
其中,`U(Δd)`表示圆弧半径的增量,`R(e)`表示圆弧半径的差值,`F`表示进给速度,`S`表示主轴转速,`T`表示刀具编号。
通过调整`U`和`R`的值,可以控制圆弧的加工量和精度。
圆弧分层切削法
该方法适用于大圆弧的加工,通过逐渐改变半径来实现圆弧的切削。
具体步骤包括:固定圆弧的始点和终点,逐步增加半径,每次切削后调整半径,直到达到规定尺寸。
先锥后圆弧法
先用车锥的方法切除过多的切削余量,最后一刀走圆弧路线进行成型。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切削量,提高加工效率。
使用G2和G3指令
G2指令表示顺时针圆弧插补,G3指令表示逆时针圆弧插补。
格式为:`G2/G3 X_ Y_ I_ J_ F_`或`G2/G3 X_ Y_ R_ F_`,其中`X_ Y_`为圆弧终点坐标,`I_ J_`或`R_`为圆心坐标或半径,`F_`为进给速度。
通过合理选择`I_ J_`或`R_`的值,可以精确控制圆弧的加工路径和半径。
考虑刀具磨损值
当余量较大时,可以通过修改刀具磨损值的方法进行加工,而不需要修改程序。每次走完一次后,增加刀具的磨损值,继续走刀。
使用G75切槽循环编程
对于槽底圆弧部分,可以先排除两侧,使用G75编程,然后再用G1指令加工两侧剩余部分。
建立合适的坐标系
根据加工要求,建立合适的坐标系,确保圆弧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处于同一坐标系内,便于编程和加工。
加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加工前,应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如安装刀具、调整刀具的位置和角度,以及检查加工环境,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加工过程中的监控和调整
在加工过程中,应不断监控刀具的状态和加工质量,及时调整加工参数和刀具位置,确保加工质量的稳定性和精度。
完成加工后的检验和修正
加工完成后,应进行相应的检验和修正,对于存在偏差或不合格的加工件,应及时进行修正或重新加工。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大圆弧的编程和加工,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