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修复螺纹的编程步骤如下:
初始化刀具位置
将刀尖手动移动到x35,z5的位置,并将×,z坐标置零。这样实际刀具位置比程序位置后退了5毫米,运行程序时不切削工件。
自动运行车螺纹程序
以车床最低速档自动运行一次车螺纹的程序,观察刀具是否对应在原螺纹的凹槽上。此时,刀具只在工件×30的外面空行。
调整刀具位置
待程序完成后,刀尖走回原点x30,z5,然后手动将刀尖置于z6的位置,并将z轴置零。注意,这里的x30是数控显示值,实际刀尖在x35。
再次自动运行车螺纹程序
继续自动运行车螺纹程序。
最终调整
待程序完成后,刀尖再次走回原点x30,z5,手动将刀尖位置调整到x27,并将x轴置零。
恢复正常速度加工
将车床调回正常速度,再次运行一次车螺纹程序,完成修复工作。
注意事项:
在编程过程中,需要确保螺纹的参数(如直径、螺距、导程、切削深度和加工余量)正确无误。
根据具体螺纹类型(如公制、英制、美制)选择合适的编程指令和格式。
在编程前,建议进行模拟加工,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数控修复螺纹的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