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中止后的程序主要取决于调解是否成功以及当事人是否选择继续通过调解解决纠纷。以下是几种可能的情况和相应的程序:
调解成功并达成协议
如果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那么调解组织或调解员会将调解协议提交给人民法院进行备案。
当事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申请司法确认,人民应依法受理并进行审查,制作调解书结案。
如果当事人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裁定。
调解未达成协议
如果调解未能成功,且当事人选择继续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那么案件将进入诉讼程序。
诉讼程序通常包括宣布开庭纪律、核对双方信息、法庭调查、最后陈述和宣布闭庭等步骤。
在法庭调查阶段,原告会宣读起诉状,被告进行答辩,双方进行举证和质证,最后进行法庭辩论。
辩论终结后,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裁判,并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调解中止后的其他处理
在调解中止期间,如果出现需要延长调解期限或其他特殊情况,调解组织或调解员会与法院进行沟通,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调解或转为诉讼程序。
如果调解中止是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要求或不可抗力等原因,中止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待中止原因消除后,调解程序将继续进行或转为诉讼程序。
综上所述,调解中止后的程序主要取决于调解是否成功以及当事人是否选择继续通过调解解决纠纷。如果调解成功并达成协议,则调解协议将提交给人民法院进行备案和司法确认;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则案件将进入诉讼程序,按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审理和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