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内审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审核前准备
确定内审的范围和目标。
安排内审人员和确定其职责。
制定内审计划和时间表。
准备相关文件和资料。
方案审核
对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审核,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序列等。
审核方案的安全性,包括安全措施、应急预案、防护措施等。
审核方案的质量保证措施,包括质量控制措施、检测方法、质量验收等。
审核方案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环保设施、废弃物处理等。
缺陷整改
在方案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或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提出整改措施和责任人。
制定整改计划和时间表。
监督整改过程,并进行跟踪和记录。
验证整改效果,并进行确认。
审核报告和备案
编制内审报告,并进行审查和备案。
此外,内审程序还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内部审核的策划与准备
编制年度审核计划,明确审核方式、范围和频次。
在特殊情况下(如管理体系有重大变更或机构和职能发生重大变更时),增加审核频次。
工程项目的前期审计
审查《工程承包合同》和《工程分包合同》,确认合同双方具有法人资格和相应的履约能力,内容是否合规完整。
审查工程施工准备工作情况,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现场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的配置、指挥部的设置、定员、人员素质等。
审查工程预算编制,确认预算依据充分、内容完整、预算定额合理。
审查内控制度的建立情况,包括工程预算管理、合同管理、工资管理、成本管理、设备材料管理、安全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分包工程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严密。
工程施工过程审计
对工程成本管理进行审查,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等成本要素。
审查安全、质量、工期的执行情况,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无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
审查内控制度的贯彻实施情况,是否存在管理失控现象。
审查工程结算和会计核算,确保工程价款收入支出真实、工程结算符合规定、验工计价及时、手续资料完备,无拖欠工程款现象,成本核算符合会计制度。
收集工程有关文件资料
收集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编制标底等工程有关文件资料,为工程决算编制提供指导性文件。
熟悉竣工图纸,查对所有图纸,确保无误。
明确决算包括的范围和内容。
这些步骤和程序有助于确保建筑工地的施工方案、安全措施、质量保证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从而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