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民航高原运行,需要制定以下程序:
航路一发失效飘降程序:
确保在航路一发失效的情况下,飞机能够安全地飘降到低海拔地区。
客舱释压处置程序:
在客舱释压的情况下,乘务员和机组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
在起飞阶段如果发生一发失效,飞机需要按照应急程序进行操作,以确保飞机能够安全起飞并在必要时进行紧急降落。
高高原机场运行控制单:
在特定情况下,如发动机工程师监控到飞机不再适合高高原运行,或工程评估中发现影响高高原运行,或飞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暂时不满足高高原运行的情况,需要填写《高高原机场运行控制单》。
高原机场运行适航管理标准:
例如,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发布的局发明电1105号文,制定了高高原机场运行适航管理标准,明确了一些不允许执行高原航班的情况。
飞行员培训:
飞行员需要接受针对高原航线的特殊培训,包括高原航线的特点、突发情况的处置方法、供氧系统的操作等。
模拟机训练:
使用带有高高原机场类别机场视景的D类模拟机进行训练,重点为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
飞行签派员培训:
飞行签派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以确保他们了解高原航线的特殊要求,并能正确处理相关紧急情况。
航路特殊程序:
针对高原地区的特殊航路,需要制定特殊的飞行程序,以提高飞行安全水平。
这些程序和建议旨在确保民航高原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应对高海拔、地形复杂和气象条件多变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