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源引进管理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供应商资料收集
通过市场调查或网络搜索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并对产品进行初步了解。
收集供应商的营运资料和产品资料,包括价格、付款条件、技术规格、送货方式、市场覆盖率、售后服务等。
供应商开发
利用电话和网络开发直接供货商或代理商,并协商初步条件。
针对供应商的各种条件进行市场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代理商/经销商、竞争对手及终端客户,了解货源是否充足、价格、售后服务及产品的安全性等情况。
初步评估与谈判
将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及初步条件提供给各部门,征求销售部门主管的意见。
如符合公司发展,则分析结果反馈给采购经理,商讨下一步销售及市场维护、产品需求创新及研发、联合承担原料涨价风险等,以达到三赢(供方赢、需方赢、市场赢)的目标。
合作谈判与合同签订
与供应商举行洽谈并落实部分条款,针对价格、结款、返利等重大条款提出我方条件。
举行领导级合作谈判,签定合作合同。
试合作与信息沟通
试合作并信息沟通,确保供应商的产品和质量符合公司要求。
符合条件后,正式进入正常合作阶段。
供应商考核与评估
定期参与供应商考核评估,优化发展,逐步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通过考核逐步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
日常合作服务评估与维护
采购部负责对供应商的日常合作服务进行评估,维护《合格供应商名录》。
新供应商引进需符合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和要求,具备相应的资格和优势。
商品引入与审批
采购经理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新品货源的拓展,引进相应商品主导供应商。
拟定并签订采购协议,确定双方的经营商品清单,核实经营商品的品质、供应价格等,并输入商品供应清单。
财务部对商品供应清单中的财务指标进行复核,通过后签字确认并反馈给采购经理。
采购经理根据财务已签字确认的商品供应清单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协议,并转至信息录入程序。
样品测试与评估
收到物料样品后,由物料技术经理对物料进行初步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将物料送到生产部门进行小批量生产。
产品开发项目经理对小批量生产的产品进行测试和评估,决定是否通过样品认定阶段。
评审与认证
填写新物料引入评审表的基本信息,填写评测方案和认证资料。
申请样品并测试,提交测试报告。
组织研发对新物料进行评审,并给出意见。
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可以系统地引进和管理货源,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高效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