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程序包括以下七个阶段:
申请与受理
师范类专业需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并提供必要的申请材料。
专业自评
高校依据认证标准开展专业自评工作,填报相关数据信息,并撰写自评报告。
材料审核
教育评估机构组织专家对专业自评报告和数据分析报告等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专业进入现场考查阶段。
现场考查
教育评估机构组建专家组,通过深度访谈、听课看课、考查走访、查阅文卷、集体评议等方式对专业进行考查,特别关注毕业生教书育人情况。
结论审议
教育评估机构对现场考查专家组的认证结论建议进行审议。
结论审定
教育评估机构将审议结果报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后,提交教育部认证专家委员会审定。认证结论分为“通过,有效期6年”、“有条件通过,有效期6年”、“不通过”三种。
整改提高
高校根据认证报告进行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教育评估机构组织专家对整改报告进行审查,逾期不提交或整改报告审查不合格,则终止认证有效期。
这些程序旨在确保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既定的标准,并推动师范类专业的持续改进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