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地需要遵循以下程序:
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
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承包工作小组一般由村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的部分成员和一定数量的村民代表组成,由村民选举产生,成员候选人的具体推选办法,各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农民群众的意见确定。
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
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承包方案应当认真学习《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拟订承包方案,并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予以公布,使全体村民了解承包方案。承包方案不能违背法律法规,不能以村规民约代替法律规定。
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承包方案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方可通过。
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按照承包方案规定的原则、方法和要求,将土地承包到每一个农户家庭。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确保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签订承包合同
承包合同当事人依据承包方案就合同内容和条款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协议并订立书面合同。承包合同应具备以下主要条款: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承包土地的用途;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
登记备案
在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之后,农民需要到当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机构登记,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并缴纳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费用。此外,如果农民需要在包地范围内进行建设等活动,需要办理有关建设项目的规划和审批手续。
总结起来,包地的程序包括:选举承包工作小组、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讨论通过承包方案、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签订承包合同以及进行登记备案。这些步骤旨在确保土地承包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