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制裁是什么

时间:2025-01-26 23:39:52 手机游戏

程序性制裁是指 对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违反刑事诉讼程序的行为,法律所设定的一种通过宣告无效来追究责任的程序性后果。这种制裁方式直接针对的是违反法定诉讼程序的行为,而非违反实体法的行为。程序性制裁的核心在于通过宣告违法诉讼行为的无效,来追究程序性违法者的法律责任,从而维护刑事诉讼程序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程序性制裁的主要方式包括:

终止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些程序性违法行为,法院可以决定终止诉讼,以维护诉讼的正当性和效率。

撤销原判:

在上诉或申诉审过程中,如果法院认为原审裁判严重违反法定诉讼程序,有权撤销原判,发回下级法院重新审判,或者由本院或其他法院另行审理。

排除非法证据:

如果证据是通过违反程序法的方式获取的,法院可以将其排除在审理范围之外,以保障司法的公正性。

诉讼行为绝对无效:

某些严重的程序性违法行为,如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可能导致相关的诉讼行为被宣告为绝对无效。

诉讼行为相对无效:

对于一些程序性违法行为,可能只影响部分诉讼行为,法院可以宣告这些行为相对无效。

从轻量刑: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程序性违法行为对案件结果有重大影响,法院可以在量刑时予以考虑,从轻处罚。

完善程序性制裁机制对于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司法公正、防止司法人员滥用职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进行全面的制度改革与程序建构是完善程序性制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