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缺陷认定程序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审视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首先检查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已有的相关强制性标准。
如果产品不符合这些标准,可以直接判定为存在缺陷。
检查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危险
即使产品符合标准,也需要进一步检验其是否存在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性风险。
如果产品存在这种不合理危险,即使符合标准,也被视为有缺陷。
技术鉴定
通过对比、技术鉴定手段或评估产品在正常使用环境中的表现,推断产品是否存在潜在的缺陷。
技术鉴定可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以及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危险。
考虑合理使用和产品推定
如果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产品造成了损害,且无其他外部原因,则可能表明产品存在制造或设计缺陷。
如果危险是合理使用产品的必然产物,但生产者或销售者未进行充分说明与警示,则存在警示缺陷。
法律依据
产品缺陷的认定主要依据《产品质量法》和《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提供了产品缺陷认定的具体标准和责任分配。
总结:
产品缺陷认定程序包括审视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检查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危险、技术鉴定、考虑合理使用和产品推定,以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断。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全面评估产品是否存在缺陷,并确定相应的责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