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资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提出投资领域和投资对象
在把握良好投资机会的情况下,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中长期投资计划和投资环境的变化来确定投资领域和投资对象。
评价投资方案的可行性
在评价投资项目的环境、市场、技术和生产可行性的基础上,对财务可行性作出总体评价。
投资方案比较与选择
在财务可行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可供选择的多个投资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
投资方案的执行
即投资行为的具体实施。
投资方案的再评价
在投资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应注意原来作出的投资决策是否合理、是否正确。一旦出现新的情况,就要随时根据变化的情况作出新的评价和调整。
此外,企业投资决策的程序还包括:
确定投资目标
明确投资要解决的问题,如新产品研制、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设备利用、生产工艺技术革新等。
搜集有关信息
针对决策目标,广泛搜集尽可能多的、对决策目标有影响的各种可计量和不可计量的信息资料。
提出备选方案
针对决策目标提出若干可行的方案,注意政策的合理性、技术的先进性、市场的适用性和资金的可能性。
通过定量分析对备选方案作出初步评价
对各个备选方案的可计量资料进行计算、比较和分析,根据经济效益的大小作出初步判断和评价。
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确定最优方案
进一步考虑各种非计量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形势、人们心理、习惯、风俗等,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定量分析,筛选出最优方案。
评估决策的执行和信息反馈
对筛选出的最优方案付诸实施后,进行跟踪评估,发现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信息反馈纠正偏差,以保证决策目标的最终实现。
这些步骤和程序共同构成了企业投资决策的完整流程,有助于企业科学、合理地进行投资,降低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