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观测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数据采集
空气采样:空气通过入口进入测量区域,经过过滤带、槽空气流量计和出口进入真空泵。过滤带用于收集气溶胶颗粒。
粒子测量:内置的硅探测器对过滤带上的气溶胶活度进行连续测量,第四个探测器用于本地补偿。
压力和温度测量:确保进行标准转换的基本条件。
数据处理
信号处理:探测到的信号由多道分析器处理,转化成体积活度,并在PLC上进行显示。
报警系统:预设报警值与当前测量值比较,超过预设值时触发声光报警。
数据展示与记录
质量浓度测量:通过过滤器收集气溶胶粒子,并通过称重确定总质量,计算平均粒子质量浓度。
粒子沉积物分析:使用显微镜和图像分析。
数量密度测量:通过气溶胶粒子计数器测量,基于光学散射原理。
设备操作
初始化:打开电源后,光度计进行初始化循环,确认传感器通信状态,调节采样流量。
零点建立:设备自动建立零点,持续10秒,若未成功则需重新建立或关闭设备。
主菜单操作:选择报告功能、日期和时间、报警设置等。
气溶胶种类选择:确认选择的气溶胶类型,并在电源关闭后保存。
设置方式选择:设置上游100%浓度和内部参考值。
泄露测试:执行设备泄露测试或气溶胶监控。
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气溶胶观测的完整程序,确保能够准确、有效地监测和记录气溶胶的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