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标后重新招标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分析流标原因
深入分析流标的具体原因,例如供应商不足、招标文件设计不合理、投标人参与度不足等。
重新制定招标策略
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招标策略,如重新制定价格策略、评分标准等,以吸引更多供应商参与投标。
优化招标文件
审查招标文件,确保内容清晰明确、易于理解,避免歧义和误解。
扩大招标范围
如果需要,可以考虑将招标范围扩大到其他地区或行业,以吸引更多投标人参与。
加强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及渠道,加大对招标的宣传力度,提高投标人参与度。
重新审视采购需求
确保采购需求合理、明确,避免需求过于苛刻或模糊。
重新发布招标公告
项目重新招标时应当重新发布招标公告或者资格预审公告,不再进行资格预审的也可直接发布招标公告,邀请招标的,则应当发出投标邀请书。
调整招标范围、方式、组织形式
招标人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等内容。
备案
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报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后可以不再进行招标,或者对两家合格投标人进行开标和评标。
重新招标
除特殊情况外,招标人应当重新组织招标。如果是因为投标人少于规定数量导致流标,招标人可以考虑扩大宣传范围,优化招标条件,吸引更多投标人参与。
发布通知
招标人应当及时向已经获取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发布流标通知,并告知重新招标的相关安排。
退还费用
对于已经收取的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费用,以及投标保证金和银行同期存款利息,招标人应当及时退还给投标人。
监管部门的处理
如果流标是由于招标文件违法或招标过程存在问题,相关行政监督部门可能会介入调查,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记录和报告
招标人应当将流标情况及处理结果记录在案,并根据要求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报告。
重新选择中标人
第二次招标再流标后,招标人可以自主选择中标人,也可以继续公告或申请邀请招标。
其他采购方式
如果经过多次招标仍无法确定中标人,招标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采购方式,如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但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这些步骤构成了流标后重新招标的基本流程,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