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正义的动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实体内容的实现与程序的正当化:
程序正义不仅关注法律程序的实质内容,即实体内容的实现,还强调通过正当的程序来实现这些内容。这包括确保利害关系者参与程序、保障参与“场所”的程序以及展示程序参与的结果等方面。
公平与合理的价值目标:
程序正义强调法律程序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应实现的价值目标,包括程序的公平性和道德性。它认为,即使通过程序形成的判决在实体内容上可能不合理,但只要程序合法,公民就有义务遵守,因为合法程序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
对公平的渴望与对不公的愤怒:
追求程序正义的人往往具有强烈的公平感,无法容忍任何形式的不公,包括程序上的瑕疵。他们相信,只有实现结果的公正,才能确保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同时,对现实中的不公现象产生愤怒情绪,也促使他们更加坚定地追求结果正义。
社会环境的压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层出不穷,这些信息对公众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公众对程序正义的关注度和期望值不断提高,这也促使法律程序必须更加透明、公正,以回应社会的期待和需求。
宪法规范的保障:
程序正义的实现离不开宪法规范的保障。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对程序正义提供了根本意义上的保障,确保所有法律决定都必须经过正当程序。
综上所述,程序正义的动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公平和正义的内在追求,也包括对外部环境和社会压力的回应。通过实现程序正义,可以确保法律程序的公正性、合法性和道德性,从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公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