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以文为词”是其词作的重要创作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悲壮激烈,发扬奋厉的英雄主义色彩
辛弃疾的词作基调是英雄主义,充满坚定的抗战决心、炽热的爱国热情和顽强的斗争精神。
他善于创造多种生动的抒情艺术形象,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的将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江南游子等,这些形象体现了其英雄主义色彩。
豪放而凄美的风格
辛弃疾的词作在豪放之中蕴含着婉丽凄美的情致,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等,情感表达悲壮激烈,洋溢纸上。
以文为词的形式解放
辛弃疾在词的形式、格律、语言手法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如不受分片约束,大量运用典故和白描手法,语言上广采博览,融合了六经、楚辞、庄子以及古诗中的语句。
内容上的扩大和题材的拓宽
辛弃疾的词作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爱情、离别等题材,而是涉及更广泛的内容,如抒发抗金斗争的情感、表明政治主张等,其词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精神。
语言上的丰富和句式上的变化
辛弃疾的词作在语言上特善使用古语和俗语,语汇丰富,句式骈散顿挫,语法变化多姿,这些特点使得其词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文学价值。
综上所述,辛弃疾的“以文为词”不仅是一种词体创作的方法,更是其词作风格和艺术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