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时间:2025-02-15 18:41:19 单机游戏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在国内外均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早期研究:国外学者从20世纪初就开始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例如,Alexander Wole在1928年提出了信用指数概念,并将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净值报酬率等指标作为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20世纪中后期:研究逐渐深入,涉及财务结构、财务报表分析、企业战略等方面。例如,Prowse(1992)通过面板数据分析,探讨了股权集中度、资产净值、广告支出比率等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Frank和Goyal(2003)发现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

21世纪:研究更加多样化和系统化,关注企业资源利用、战略管理、盈利模式等方面。例如,Voulgaris及其团队(2010)认为企业的收益能力与市场占有率和总资产额密切相关。John A. Brierley(2016)提出盈利能力分析是一种有用的技术,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国内研究现状

早期研究: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分析、技术分析和管理分析等方面,研究各具体问题,如财务结构优化、投资决策和多元投资决策、资金管理等。

近期研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涉及市场结构及企业竞争能力、经营成本管理、投资决策、资本表现及结构、审计及投资报酬性等方面。例如,李亮和肖玲(2019)发现海马汽车在转型中业绩首次由盈转亏,原因是公司以品类策略为核心,实施围绕“聚焦、创新、精品”的发展策略。

综合研究:国内学者认为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研究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还考虑企业间的竞争对手以及供应链和渠道的变化情况。

建议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多学科交叉研究: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

动态分析:关注企业盈利能力在不同经济周期和市场环境下的变化,研究其动态性和适应性。

实证研究:通过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验证理论假设,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

创新研究方法:探索新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以提高研究的效率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