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工会经费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会员活动费:
用于组织会员开展集体活动及会员特殊困难补助的费用,如会员活动日、郊游活动、联欢会、参观展览会、电影、舞会、游园等活动的费用。
职工活动费:
用于开展职工教育、文娱、体育、宣传活动以及其他活动等方面的开支。具体包括职工教育(如培训、学习和发展)、文体活动(如比赛、演出和节庆活动)、宣传活动(如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和职工思想教育)等。
工会业务费:
用于履行工会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和开展业务工作等方面的费用。如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学习政治、业务所需费用,培训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的费用,评选、表彰优秀工会干部和工会积极分子的奖励,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费用,建家活动费用,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开展的法律咨询服务、劳动争议协调等各项工作活动的费用,慰问困难职工的费用,基层工会办公、差旅、维修等方面的费用。
工会行政费:
包括工会专职人员的人员经费、办公费、差旅费等费用。
补助支出:
包括工会会员的困难补助和职工集体福利事业的补助费用。
宣传活动支出:
包括工会组织日常的学习、劳动竞赛,举办各种报告会、展览会、讲座和其他技术交流的宣传费用,以及各种宣传工具的购置维修和集体订阅的报刊杂志等支出。
文艺活动支出:
包括工会开展业余文艺活动所需的设备购置费和维修费,举办联欢会、艺术展览等文艺活动的经费,还包括工人文化宫、工人俱乐部、工人图书馆的设备购置维修和日常经费。
体育活动支出:
包括工会举办的各种体育活动的设备购置维修费、经费、运动用品和服装费。
工会干部训练费:
指培训工会专职人员的费用。
其他支出:
用于以上支出以外的,由工会组织的活动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工会经费的使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相关规定,并且需要有合法的收据才能在税前扣除。此外,工会经费的留成比例和具体使用比例可能因地区和企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参考当地工会的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