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比,又称黄金分割、神圣比例或费波那契数列,是一个在数学、艺术、建筑和自然界中广泛出现的比例关系。它的定义是:把一条线段分割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即较短部分与较长部分之比等于较长部分与整体之比。这个比例值约为1:1.618,它被认为是最具美感的比例,广泛应用于设计和艺术创作中。
黄金比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通过长时间研究铁锤和铁砧的尺寸,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和谐的比例关系,即1:0.618的比例最为优美。德国美学家泽辛把这一比例称为黄金分割律,其意思是: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等于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即0.618:1=0.382:0.618)。0.618是黄金分割律的比值,它被认为是最美的数值,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此外,费波那契(Fibonacci)也对这一数字序列进行了研究。费波那契数列是指从0和1开始,后续的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这一数列中相邻两个数字的比例逐渐接近黄金比率。
在13世纪,意大利有名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达·芬奇提出了“画面构图中应该遵循黄金分割”的理论,并将其应用在自己的作品中。他认为通过采用黄金分割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优雅,并引起观者内心深处美感上升。
黄金比的发现是一个逐渐认知的过程,多位数学家都曾对其有过贡献,如欧多克索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等。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关于毕达哥拉斯的传说。据说在古希腊,有一天毕达哥拉斯走在街上,他经过铁匠铺时,发现铁匠打铁节奏很有规律,非常好听,这个声音的比例被毕达哥拉斯用数理的方式表达出来,被应用在很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