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成本是指企业为组织采购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总和,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
订货成本
包括采购人员的工资、采购设备场所的折旧、采购办公用品的消耗、差旅费、电话传真费等。这些成本需要财务进行全年统计得到最后的结果。
物资材料成本
等于数量乘以单价(价格/成本分析就是分析单价,假设不存在折扣)。
存货成本
维持库存需要的费用,包括物资材料占用资金应计的利息、材料的保管费用(如仓库的设备场所折旧费、仓库人员的工资、物资材料存货时变质报废的损失、材料的保险费用等)。物资材料占用的资金利息是单次可以计算的,而保管费用则是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缺货成本
因为缺货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停工待料费用、加班费用、场所设备的折旧费用,因为延误向顾客交货而支付的罚金等总和。这一块也是要靠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此外,采购成本还包括一些其他费用,如:
显性成本:
采购管理中订单跟踪、生产计划落实、装运、验收、对供货商的管理等人力资本。
隐性成本:
质量成本、缺货成本等,包括不合格品处置、售后服务、停工、退货、员工培训、供应商评估以及其他各类与采购相关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运输成本:
采购物资的运输费用,选择科学、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可以节约一大笔费用。
验收成本:
验收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其他相关费用:
如采购计划编制成本、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成本、采购管理成本(如人力成本、招标成本、建设成本、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等)。
综合以上各点,采购成本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 \text{采购成本} = \text{订货成本} + \text{物资材料成本} + \text{存货成本} + \text{缺货成本} \]
其中,订货成本、物资材料成本、存货成本和缺货成本分别涵盖了上述提到的各个方面的费用。
建议:
企业在进行采购成本控制时,应综合考虑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优化采购流程,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和运输方式,以降低总体采购成本,同时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