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娟与丹顶鹤的故事是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话,她的一生都在为保护濒危动物——丹顶鹤而奉献。
徐秀娟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一个满族渔民家庭,她的父亲徐铁林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一名养鹤人员。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徐秀娟对丹顶鹤产生了深厚的感情。17岁时,她跟随父亲来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开始了与丹顶鹤朝夕相伴的生活。她用温柔的声音与丹顶鹤交流,仿佛能理解它们的丝毫感受。在她精心照料下,她饲养的幼鹤成活率达到了惊人的100%,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成就。她的驯鹤表演甚至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观看和赞誉。
1986年5月,徐秀娟刚大学毕业,应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的邀请,带着精心护守的三枚将要破壳出雏的鹤蛋,长途跋涉5000多里,来到了丹顶鹤的越冬地——黄海滩涂。带来的雏鹤顺利破壳出生并健壮成长。此后又半放养成功,并于83日龄这一天翱翔蓝天。
1987年9月15日中午,丹顶鹤“牧仁”和“黎明”在笼子里鸣叫不已。徐秀娟以为它们想出来游玩和戏水,就把它们抱出来放进水塘里。不想“牧仁”和“黎明”玩兴大发,先后挣脱绳子飞走了。到了晚上,牧仁被找回来了,可黎明还是不见踪影。夜深了,徐秀娟还在寻找。第二天一大早,她没顾上吃饭又出去继续寻找,她一个人沿着河堤,发现“黎明”正被陷在沼泽地里,就跳下去想把它带回家。没想到徐秀娟就这样一步步陷入沼泽深处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再也没有回到她亲爱的丹顶鹤身边。
徐秀娟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投身于生态保护事业。她的故事被改编成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广为传唱。此外,她还获得了国家追认她为革命烈士。盐城人民在她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建设了一座烈士纪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