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一、常见的廉政风险点
业务风险
过度竞争或市场条件变化导致业务风险,企业可能采取不合规行为如假账、洗钱等。
人员风险
员工利用职务之便违反公司规定或与其他公司勾结。
政策风险
企业依赖贿赂解决问题。
检查风险
检查时讲情面、接受吃请、索要财物、公车私用等。
思想风险
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等。
制度风险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识别和排查风险点不全面。
二、防控措施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制定防范机制和教育培训课程,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员工依照规章制度工作。
纳入风险管理计划
将风险点纳入公司的风险管理计划,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更新风险评估,并采取必要措施规避风险。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日常教育、重温八项规定、学习党员干部准则条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严明纪律。
严格执行公车使用登记制度 。
完善监督机制
协调专业审计等管控单位对各环节进行日常审计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提高员工合规性
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如提高工资、优化福利,促使员工更加听从规章制度。
重视思想教育
通过廉政谈话、警示教育、人文关怀等方式,增强干部的责任心和意志力,筑牢思想防线。
完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确保风险识别和排查全面、精准,制定具体、可操作的防控措施。
三、建议
领导带头
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发挥示范作用。
全员参与
广泛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参与风险点排查工作,形成全员监督的良好氛围。
持续改进
定期对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防范和降低廉政风险,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