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全文及翻译

时间:2025-02-15 00:12:07 单机游戏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重要的教育文献,大约写于战国末年,是《礼记》中的一篇。以下是其全文及翻译:

《学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1.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4.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5.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6.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译文

1. 执政的人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政,他们才能够搞好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交友,坚持信念,日后离开师友也就不会违反师友的教诲了。

2. 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

3. 《尚书·兑命篇》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这个意思吧!

4. 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够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够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5. 知道不够,才能够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够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

6. 古代的教育制度是:家里设有私塾,乡里设有庠序,州里设有有序,国家设有大学。每年招收学生,每隔一年才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一年考查是否能正确理解教材,是奋具备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志趣。第三年考查学习是否认真,专心致志。同学之间,是否能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第五年考查知识是否广博,是否尊敬教师。第七年考查学习应具有优异的成绩,不但学会课业内容,而且有自己的见解。能选择有益的朋友,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若能做到以上这些就叫做“小成”。第九年考查知识是否通达,能独立不反,这就叫做“大成”。只有达到这样的程度,才能够感化人民,改变风俗,使近者心悦诚服,远者心怀敬意,这就是大学教育的目的。

建议

《学记》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其教育思想和原则对今天的教育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学习《学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