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岗工作制度是一种为了提高单位对外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避免因岗位责任人缺位而影响工作的制度。该制度通过明确A岗(主办人)和B岗(协办人)的职责,确保在A岗责任人不在场时,B岗责任人能够及时接替并妥善处理相关事务。以下是关于AB岗工作制度的一些关键点:
岗位设置
各单位各股室都必须落实AB岗工作制,明确A岗和B岗。
A岗为主,B岗为辅,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人负责处理事务。
职责划分
A岗负有帮助B岗熟悉岗位职责和业务的责任,B岗应积极了解A岗的工作内容。
B岗责任人在代行A岗责任期间,应认真负责,并享有A岗责任人的职责权利。
A岗责任人离岗前必须做好工作移交,若因特殊原因来不及移交,B岗责任人应主动顶岗。
工作移交
A岗和B岗在交换岗位时,需主动向接岗人员说明现有业务工作情况,并做好相关材料和资料的移交。
A岗责任人未交代业务工作情况,造成工作缺位并引起不良后果的,由未作交代的责任人承担责任。
责任追究
B岗责任人在代行A岗责任期间,不履行或不能正确履行相关责任,造成不良后果的,将按责任追究制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因推诿、扯皮等造成工作失误的,按《失职追究制》的有关规定追究在岗责任人的责任。
应急处理
遇紧急事项或重要工作时,AB岗应协同办理,减少服务对象的等候时间。
培训与监督
各单位应加强对AB岗工作人员的培训,确保其能高质量地办理A岗所有工作。
实行AB岗工作制度的实施情况纳入中心考核管理办法,出现缺位和失职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公示与监督
各单位要将实行AB岗的岗位、负责人、职责等信息公布上墙,接受群众和考核机关的监督。
通过以上措施,AB岗工作制度旨在确保单位工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同时培养一岗多能的工作人员,提高整体服务质量和效率。